5/02/2013

吳惠智的藝術講座

分離派的展覽大樓
今天特別到綠俱樂部聽一場吳惠智先生的藝術講座。參加的人不少,足見大家對藝術的興趣頗高,也見到溫哥華多的是深藏不露,藝術造詣深穩內斂之人,包括講員吳惠智先生在內。

主題中的克林姆(Gustav Klimt)也是一位個性特異的畫家,他在維也納被歸納為分離派的代表,其作品的風格多變,沒有特定的原則,看來隨興,其實有印象派的色彩。吳說,如果克林姆不是死得太早,可能成為畢卡索的師父也說不定,甚至可以因而累積致富,與畢卡索比美。

不過人生就是令人不勝唏嚧,有名的畫家不容易賺錢,賺錢通常都在人已歸西之後,自己也享受不到。聽說克林姆(Klimt)一幅用金箔為原料的繪畫《艾蒂兒肖像一號》,在紐約以一億三千五百萬美元的天價刷新拍賣紀錄(2006年),真是令人咋舌不已。賣了一幅,夠他吃喝玩樂一輩子,帶到天堂裡還有剩。


《艾蒂兒肖像一號》,2006年以一億三千五百萬美元天價刷新拍賣紀錄。

克林姆的畫最大的特徵是其象徵式裝飾花紋之處理,有特殊的技法。只是其畫裡大量使用性愛為主題,作風大膽,象徵寓意。但是卻也招致不少保守派畫家的負面評價。

克林姆《Fulfilment》1905-1909
 (維基百科)
克林姆畫作另一特色是在其畫中的主角大部分都是女人,有些是當時的情婦,衣著高貴。他對繪畫女裝有特殊的愛好,並且喜用金色。金色時期最著名的作品則是《艾蒂兒肖像一號》(1907)與《吻》(1907 - 1908)。不過,就其一生的畫作主題而言,除了「性」、「愛」外,亦談及「生」與「死」的輪迴問題,對生命也有另一種追求的渴望。

《吻》是一幅克林姆的代表作,現藏於維也納奧地利美景宮美術館。這是以金箔作畫,初看很是抽象,細看是男與女之吻。有人說這是描寫他自己與心愛的人間的愛戀關係,男女披著袍在一個危危的角落下接吻,而女的則是更沈醉的樣子。有人說,這幅畫很像他早期繪畫的日本浮世繪,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雖然顏色上以金箔為料,使主題更為亮眼,但仍可發現有點受日本浮世繪的影響。


》(1907–1908,資料:維基百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