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4/2013

紐約行(10)--大都會博物館8/24


8/24(六)大都會博物館

乘坐D線往北,今天準備前往Coister修道院參觀。當年洛克斐勒重金買下這個修院,目的不是看到這裡的清靜,想在此修道,而且是整修整個院落,充實內部,把他們夫婦在歐洲經年收藏的古物重新整理,成立一座莊院,捐給紐約大都會博物館(MMA)。現在成為MMA的分館。

這裡展示的內容包括古堡的各種硬體,諸如古堡的門窗、梁柱、雕像等。集中到這重新組合,形成一座新合併的古堡。比較有名的中古時期的獨角獸掛氈,四方形的綉布掛在整座牆上。這種掛氈不容易保存,世界上碩果僅存。在以前戰亂中易遭焚毀,不知其名貴者,還常將其拆下來大削八塊,當窗簾布。

掛氈內容以獨角獸為主題,描述其被殺,將遺留屍體送人的過程。有人認為獨角獸代表耶穌,被釘十字架後,遺體送給他人。比較特殊的是,這些圖的背景中,繪有各種動物。可以認出所繪的植物有一百種,其中有八十五種已經認出其名。現在的庭院中,也種出許多種這些名見經傳的花草。

這裡還展示許多中古時期的塑像,石雕、木雕、繪畫均有。有耶穌像、聖母像、哀傷聖母像及天使等。這些雕像有些已殘缺不全。有些雕像都沒了頭,那是宗教改革時期,那些新教徒就像文化大革命或當年的塔利班一樣,把教堂裡的雕全部敲掉。

地下室有一間存放以前留下的石棺。這種石棺雕刻細緻,往往將其生前穿載的衣服及臉孔雕在棺蓋上,一見棺材板就知道裡面埋葬的是那一號人物。現在這些人是否仍待在棺內不得而知,只是進到這個房間裡,仍然有點陰森森的感覺。

這個古堡座落在一座公園內,面臨哈德遜河。風景相當優美。為保留周圍不受破壞,洛氏還特別將合德遜河對岸的土地買下,確實保留不再開發。這種胸襟,至今有幾人?在台灣的企業家們,除了作墳地外,似乎沒有一個人能夠與洛氏相比。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沿著D線地鐵南下,橫過中央公園,來到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這個博物館大而內容馳名。但與Coister 修道院的系統是相連通的。所以在該處取得的入場許可在此仍可使用。

約中午一時許抵達。此時人數已經很多。因為館內不准攜帶飲食,我們只好將帶來的午餐在館外全部吃完。

大都會博物館沒有嚴格的安全檢查,只要打開皮包讓人員檢查就可以,似乎主要目的是檢查有沒有帶食物,因為會影響館內餐廳的生意。

大都會博物館主要館是埃及的文物,其大以木乃尹為多,各種棺木,外面的裝飾繁多。人面有些是雕刻,有些是油畫的人面。這裡特闢一間專門擺放這些木乃尹。這些木乃尹也是三生有幸,能夠在來生住進有冷房,後生比前生更為舒適。

在博物館的北側,現又加建一個側翼,空間空曠。把一間埃及的神廟搬進門。旁邊還有一尊的石獅。在這個博物館裡,似乎對埃及文物收藏引以自豪,相同的石獅就有兩座,一座放在大門的正中央,讓你不知不覺被引到這個路線上。

展示的路線上,可以看到令人看到腳酸的埃及圖畫與文字。這些古代的埃及圖畫內容完整,原來是該館專門派遺一隊人員前往埃及的博物館及各地的陵墓中臨走模,依照其形狀與顏色做成。

這裡所收藏的埃及象形文字原稿及石刻等都有精品展示。令人印象深刻。

大都會博物館的另一強項則是希臘及古羅馬的文物。這裡展示阿拉伯文物的館藏也令人驚艷。

中國文物展示則較弱,也許也不是展示的重點。其中有文殊菩薩大壁石雕,觀音坐像等,都與宗教有關。不過從雲南某一處寺廟裡拿來壁畫,規模宏大,聽說是明朝時期的作品,內容為也是觀音坐座像。這是直接彩繪在磚牆上,顏色已略為淡化。但是如何將這面偌大的牆壁畫完整地搬運過來,倒是一項大工程哩。

比較特殊的是另外展示幾座名貴的太湖石。這幾座太湖石高度都不很高,但形狀卻複雜而富變化。另有一座以汰金屬材質模擬的太湖石,是一不可多得的近代作品。

米索不達米亞文物也很可觀。以往對中東的文化認識不多,但這次展出的石版浮雕,令人嘆為觀止。由精細的紋路中,可以見到當時文明的發達狀況。中東的文明實際也延續數千年。其使用的器具都有不同的風格。

阿拉伯文明的展示也令人眼球一亮。讓這些從來不易謀面的文物呈現在眼前。精美的手工地氈與窗榀,有不同的花樣,不同的造型。其色彩也很有特色。

最後來到南美的文明展示區,與其他具數千年歴史文明相比,南美洲的文明顯得粗曠而純樸。最令人感興趣的是他們對黃金的喜好。其實人類對黃金的喜愛可真是無時無之。甚至人類文明的發展可能自擁有黃金開始。他們把黃金作成各種面具,當耳環或用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